一是完善制度设计。制定印发《厦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提升改造技术指南》《厦门市农村生活污水设施提升改造操作手册》,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的设计、建设、运维管理。二是理顺实施路径。明确项目生成方式、审批流程和资金拨付办法,分类分批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。第一批项目选择条件较好的村庄,由各区下达前期工作计划,并按简易流程实施。经梳理,第一批共生成182个自然村提升治理项目。三是加快项目实施。与市区相关部门建立协调机制,细化工作方案,加快推进第一批项目实施。至5月底,已有24个项目开工。
一是强化智能收集。借助垃圾分类软件和智能分类终端设备等,委托第三方对面前埔村垃圾分类智慧管理项目进行开发维护,促进垃圾上门收集智能化。二是加大监管力度。采取垃圾分类责任单位评价与个人信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,构建个人垃圾分类信用体系、街道和社区垃圾分类评价积分体系等,建立长效监督机制。三是推动源头减量。推广快递行业和电商企业使用绿色循环包装物,鼓励快递网点设置绿色回收区;扩大可回收物商品目录,鼓励市场主体参与可回收物回收和资源循环利用工作,打造大型再生资源回收龙头企业。1-5月,翔安区低值可回收物46.72 吨,环比增长26%。
为确保最佳浏览效果,建议您使用以下浏览器版本:IE浏览器9.0版本及以上; Google Chrome浏览器 63版本及以上; 360浏览器9.1版本及以上,且IE内核9.0及以上。